金融市場分析金融市場分析

每日金融市場分析

摸清最新市場走向
掌握各類投資策略

【行情分析】讓大家心急火燎的通膨,到底會「摧毀」啥?

【行情分析】让大家心急火燎的通胀,到底会“摧毁”啥?

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隔夜在參院的鷹派言論再次點燃市場!

相信投資者也已注意到,無論是前兩周我們跟蹤的日本央行,還是鮑威爾的嚴厲措辭,決策者們在表述政策立場是都會指向同一個字眼——通貨膨脹!

日本央行什麼時候退出超寬松政策?——看通膨!

聯準會何時放緩緊縮步伐?——看通膨!

歐洲央行3月升息之後怎麼行動?——還是,看通膨!

官員們在講話時來了「情緒」,三大央行對通膨的態度都強硬而又堅決,生怕自己在通膨壓力面前被外界“看扁”。為什麼通膨高企會讓央行行長們“如坐針氈”?

inflation

鮑威爾:「利率很可能比原先預期的更高。」
圖片來源:CNBC

通膨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,也是央行貨幣政策決策的最重要參考指標之一。

所以即便是初入市場的投資者,通膨也是必須理解的經濟概念。本期內容將嘗試通過淺顯易懂的表述,讓您對通貨膨脹的認知「從入門到精通」。

什麼是通貨膨脹?

在經濟社會中生存,都會感受到通貨膨脹,通俗來說,通膨就是物價上漲。

通膨更為正式解釋為:在紙幣流通條件下,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,也即現實購買力大於產出供給,導致貨幣貶值,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現象

在實踐中,一般不直接、也不可能計算通貨膨脹率,而是通過價格指數的年增長率來間接表示。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反映商品經過流通各環節形成的最終價格,因此是最能充分、全面反映通貨膨脹率的價格指數。

CPI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,如果數據年率提升2%,就表明代表性消費品和服務價格相比去年同時期提高2%。現實中的例子就是:如果去年一瓶礦泉水的價格是1塊錢,那麼今年可能就漲到了1.02元左右。

更多物價衡量指標

1、總體CPI與核心CPI

在各國CPI指標發布時,通常也會連帶發布所謂“核心”CPI,要區別這兩個術語非常簡單,核心CPI是不包括頻繁波動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CPI,而整體CPI包括這兩者。

2、生產者價格指數

生產者物價指數(PPI)關注產品在生產早期階段的物價變化,為制造企業及相關行業提供重要價格信息。由於完全吸納易於波動的原材料價格影響,PPI是相對不穩定的價格指標。而在金融危機等特殊時期,企業也無法完全將高企的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。

inflation

圖表來源:世界銀行官網

3、零售物價指數

商品零售價格指數(RPI)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指數。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,並決定居民的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均衡。

4、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

國內生產總值平減指數(GDP Deflator)是另一種衡量通膨的方式,該指數只考慮國內商品,而CPI和零售物價指標也包括外國進口的商品。

GDP平減指數的計算方法是:(名義國內生產總值/實際國內生產總值)x100%

該指數另一不同之處在於,其統計涵蓋所有商品和服務,而CPI和零售物價指標僅衡量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。GDP平減指數不受一籃子固定商品的限制,這是TA比其他指數的一項優勢。

inflation

圖表來源:世界銀行官網

以上物價不同的統計方法各有側重,並不存在理想的物價統計方法,不同的指標能夠方便決策者采取更有針對性的價格因應政策。

通貨膨脹的誘因

通貨膨脹可以由單一或多種起因所導致,這些因素通常可歸類為需求拉動型通膨和成本推動型通膨。

前者是包括家庭、政府、外國買家和企業在內的總需求增加所導致的結果;供給層面則是成本推動型通膨的驅動因素,當商品供給量因為成本高企而下降時,最終的結果還是會推高消費者終端價格。

對各國造成物價困擾成因較多,主要的共通因素包括:

1、貨幣供應過多

這是最直接的理論原因,貨幣供應量過多與既定的商品和勞務量相對應,必然導致貨幣貶值、物價上漲,出現通貨膨脹。例如,日本政府和央行數十年來為了應對通縮痼疾,持續地大量舉債並超發貨幣,盡管始終效果不佳。

2、基礎成本上升

當貨幣供應量增加,一些大宗商品的價格就會漲價,相關的產業鏈如果不跟進漲價就會蒙受虧損,因此成本增加也會造成通膨。俄烏戰事爆發後,燃料供應前景迷霧重重,原油、天然氣等燃料價格一度急劇躥升,這是推動近年來全球通膨起勢的重要原因。

3、供應短缺

市場經濟下,供需關系對價格的影響也很大,當商品供應不足引發人們擔憂時,更會激發“囤貨”欲望,供需失衡會加速物價上漲。新冠疫情過去三年來的多次爆發造成產能缺失,並催生了供應鏈問題,這是近來各國通膨提速的另一動因。

4、利率

理論上,較低的利率會導致消費者增加支出,催生更大的需求和商品成本。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,這將導致通膨升溫。

5、匯率

本幣貶值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錢來購買進口商品,這種成本提升也會轉嫁到終端消費者身上,導致通貨膨脹。

6、政府債務

政府債務的提升意味著更高的違約風險,導致國債收益率上升。連帶影響是,更多稅收資金將被分配到支付政府債務的高利息上,造成公眾生活水平降低。企業也會因此提高商品和服務價格,以補償稅收的提升,這無疑會造成通膨加劇。

通貨膨脹的後果

千方百計通過調控政策來壓制物價高企,並頻繁發表公開講話來表達掐滅通膨失控苗頭的決心——主要經濟體的央行決策者,或者說任何央行為什麼都會如此“畏懼”通膨?通膨到底會造成什麼不良後果?

貨幣價值縮水

從消費者角度來看,通膨最明顯的不利因素是商品和服務成本的提高。這意味著貨幣價值的下降,而在通貨膨脹上升之前,人們可以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務。

貧富差距擴大

通膨壓力在個人之間的不均衡分配會導致財富的分化。例如,在高通膨時期貸款的個人將受益,因為他們償還債務的實際價值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,而在貸款方面表現保守的人可能就不會得益。

物價波動

不穩定的通膨數據會使企業經營環境更為復雜,企業難以預料未來的價格趨勢,就容易對自己生產商品的定價心存疑惑。而企業和消費者一旦都要適應較高的通膨率,那麼長期來看,商品交易也會產生更高的成本,通膨的起伏不定會導致對沖成本的風險溢價更高,進而破壞國內外投資者信心。

然後是惡性通膨…

以上還是通膨“超速”情況下人們所面臨的可見損失,一旦通膨快到徹底失控,再要回歸正常就需要花費數倍代價。更糟糕的是,民眾要是形成未來漲價的集體預期,那麼將掀起一場瘋狂的搶購潮,整個社會也可能陷入動蕩。

很難說英國和歐元區此前出現幾十年未見的兩位數通膨是不是「惡性通膨」的開始。惡性通膨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價格上漲數倍的情況,上世紀20年代魏瑪共和國可能是最為著名的例子,更近一些的有津巴布韋2008年時的情形。

決策者如何控制通膨?

1、通膨「目標制」

為通膨設置“目標”理論上非常簡單,只要一個百分比就可定義通膨合適水平,而實現這一目標就需通過貨幣政策的調整。目前主流發達經濟體多以2%為通膨的適宜目標。通膨目標化使央行和公眾對未來的預期更加明確。

設立目標後,政府有許多方法來控制通貨膨脹,最常見的手段是收緊貨幣政策,以及限制市場流動性。

2、升息!

借貸成本的提升會抑制人們的借貸意願,從而導致綜合開支減少。利率上升也會造成消費機會成本上升,與利率掛鉤的投資和儲蓄將更有吸引力。但如果扣除通膨影響後的實際利率依然為負,那麼儲戶仍會蒙受損失。

3、公開市場操作(出售債券)

央行可以通過出售大量政府債來收緊金融環境,例如聯準會正在推進的量化緊縮舉措(QT)。增加市場債券供應能夠提高主權債券的利率,並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購買債券,這一過程也順帶吸納了市場上的資金。

4、提高存准率

增加銀行必須留存的客戶存款可以限制貸出給消費者的資金,換句話說,如果提高銀行存款准備金率,那麼銀行只會有更少的資金用於放貸。此舉也會降低消費者支出,從而降低通膨。

小結

然而各種貨幣政策手段並非絕對的“藥到病除”,正如西方經濟體當前大幅升息的情況下,通膨依舊一路高漲;相反多年來日本央行采取超常規寬松貨幣政策,注入的大量貨幣也沒有催生持續穩定的通膨。

通讀以上內容,相信已能夠幫助大家建立通膨從形成到官方政策應對的理論閉環。下期分享,我們將探討更多價格現象,以及相應的政策應對所造成的市場影響。

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為個人觀點和想法,不構成個人和/或其他投資建議和/或提議和/或邀請進行任何金融工具交易和/或保證和/或預測未來的業績。FXTM富拓公司及其網路聯盟商、代理機構、董事、管理人士或職員不保證任何資訊或資料的準確性、有效性、時效性或完整性,對基於以上資訊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。'

polygon

更多市場熱點深度分析
海量教育資源免費獲取

立即下載

交易良機頻現
超低成本助您一鍵掌握

馬上開戶